短文网

短文/随笔/诗歌/散文/心情/作文/唐诗/宋词/故事/成语/日记/语录/哲理

历史故事《古人为何要买水》

感谢你的背影发布历史故事《古人为何要买水》,内容如下: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。宋代以前,长安、洛阳等地凭借水井与河川,基本能够满足城中百姓日常用水需求。宋代以后,工商业逐渐兴盛,城市人口不断攀升,用水量急剧增加。有人从中觅得商机,从远处...

武斌:醉翁苏轼知颍州

元祐六年(1091)八月五日,苏轼在朱光庭、贾易等人的攻击之下,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知颍州(阜阳)太守,其子苏迨、苏过同行。闰八月二十二日,苏轼到达颍州,开始了为期八个月的短暂为官之路。这里给苏轼冠以醉翁之名,确有点剽窃他的恩师欧阳修之嫌。但...

历史故事《沧海拾贝:量体裁衣》

感谢浮云落日发布历史故事《沧海拾贝:量体裁衣》,内容如下:量体裁衣明朝嘉靖年间,京师有个姓周的裁缝,技艺娴熟,颇有声名。凡是经他手裁制的衣物,穿在身上,无论长短、宽窄,均不差分毫。有个御史慕名前来,让他做一件圆角领(明代官员的一种礼服)。周...

历史故事《故宫文物南迁北线遗事》

感谢心随风飞发布历史故事《故宫文物南迁北线遗事》,内容如下:文物入陕“七七事变之后,紧接着,是八一三事变。南京情势,一天比一天紧急,存京的文物,不能不向后方疏散,以策安全。”从1937年11月20日开始,故宫文物分水陆两路向内地疏散,以免落...

历史故事《古人为何瞧不上绿色》

感谢易行发布历史故事《古人为何瞧不上绿色》,内容如下:中国古人很早就知道红、黄、蓝三原色了,加上白色和黑色,这五种颜色被称为“正色”。其他的颜色都是用三原色调出来的,因此被称为“间色”。间色被认为是杂色,正色则被视为高贵的颜色。古代五行学说...

历史故事《关羽的胡子》

感谢云霆飞发布历史故事《关羽的胡子》,内容如下:关羽的胡子比刀还长,这是儿时看《三国演义》的第一印象。古时候可没有“胡子”一说。据《说文解字》记载:“髭,口上毛也;须,面毛也;髯,颊须也。”关羽的胡子长在脸上哪个部位?明代商喜画有一幅《关羽...

历史故事《100年前,究竟什么人能进清华?》

感谢林轩发布历史故事《100年前,究竟什么人能进清华?》,内容如下:熟悉清华大学校史的人知道,凡是在1925年清华开设大学部当年或之前进入清华,如果没有被开除,都可以公费留学美国。在人人巴不得能够留学的时代,能进清华的天之骄子们,都是什么人...

历史故事《香菜吃不吃,古人也纠结》

感谢痞爷发布历史故事《香菜吃不吃,古人也纠结》,内容如下:近年来,“世界讨厌香菜日”流行了起来,这个日子似乎备受那些不爱吃香菜的朋友们的欢迎。关于吃不吃香菜的话题,古人其实也很纠结。起初,香菜其实可以代指很多植物,如刺芹、香薷等。但也许是芫...

历史故事《双面翁同龢》

感谢风逸寒发布历史故事《双面翁同龢》,内容如下:翁同龢是朝廷重臣,两朝帝师,在学问上更是举世公认的大师,但他爱惜羽毛,不敢担当。主战的真实动机光绪二十年(1894),中日展开黄海海战,北洋水师遭受重创,大清败局难以扭转。慈禧太后召见翁同龢,...

历史故事《北调后的戚继光为何再无战绩》

感谢轻摇发布历史故事《北调后的戚继光为何再无战绩》,内容如下:1567年,明王朝除了改年号为隆庆,张居正入阁,还有一个重大事件——谭纶与戚继光北调。自信演习张居正是明代最强的内阁首辅,但他毕竟是文臣,所以军事改革的贡...

林天湖:恭送国王陛下

1947年8月15日,在被殖民苦海中挣扎了98年的印度终于实现了它争取独立的愿望。在这一天,印度街头万人空巷,人们欢呼雀跃,送走了相处多年的宗主国。没错,是送,而不是赶。印度的独立,至少从整体上来看,并不像此前的大多数独立斗争那般充斥着暴力...

历史故事《滕子京“欠条”建成岳阳楼》

感谢石楠小札发布历史故事《滕子京“欠条”建成岳阳楼》,内容如下: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因《岳阳楼记》而成为千古名胜,当年若没有滕子京(名宗谅,字子京)修楼,便没有范仲淹作赋,名楼名篇都将无存,因此首先要感谢滕子京。《岳阳楼记》开篇就写道:“庆历四...
【友情链接】

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/整理,本站纯公益性用途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